思想:不要惧怕英文——英文的作用和重要性

很多人从小学或者初中开始学习英语,但是学习英语到底为了什么呢?下面就来说一下英文的作用和重要性。

英文处理比中文简单

在计算机中,英文处理远比中文简单。因为英文只有26个字母,加上大小写区分,常用标点符号,总共也就上百个字符;而汉语,常用汉子少说也有几千个,远比英文复杂。

从输入法也能看出来,英文只需要正常的美国标准键盘就能轻易的输入;而中文输入法则是相当的复杂,我们常用的拼音输入法有很多重码,也就是输入同样的拼音,会有很多候选项,完全闭着眼睛是不能正确录入文字的,而专业的打字员重用五笔输入法,如果对其有一点了解,你会发现五笔输入法的规则相当的复杂,需要至少几个月的时间去学习。

中文路径/汉化软件容易出错

很多人平时用电脑喜欢中文目录,中文用户名等,我一开始也是这样,但是后来自己的电脑就慢慢“英文化”了。举个例子,有同学学习安卓开发配置环境,照着网上的例程操作了很久也没能成功,感觉都有些绝望了,求助于我。我发现报错提示找不到路径,并且路径中还有乱码。然后看到他的电脑登录名是中文,在C:\Users\目录下就是中文路径,最后由于软件不能识别中文出现乱码,导致找不到文件。我让他新建了一个英文名的用户,再去配置,就很快解决了问题。这次算是比较幸运,我注意到了乱码,有时候可能根本没有提示,找不到出错原因,会非常头疼,带来非常不必要的麻烦。

很多东西没有中文版

很多计算机软件尤其是早期的软件,都不支持中文,也很可能没有汉化版本。很多欧美电影音乐等,也是没有中文版的,有中文配音反而失去了原来的韵味,感觉会怪怪的。

英文是国际通用语言

英文是国际通用语言。由于这一点,很多国外来的产品,各种说明书,包括硬件方面的器件芯片手册,计算机方面的软件,一定会有英语版本,而中文版本很可能是没有的。

欧美国家很多科技处于领先水平

欧美国家的很多科技目前处于领先水平。我们用到的很多东西,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会经常接触到的高科技产品,很多都是欧美国家制造或发明的,或者是由他们规定了国际标准,于是和英文就离不开了。例如集成电路芯片,一般会有配套的芯片手册,对于一个跨入国际市场的产品,英文显然是必须的。

英文的官方文档资料

做硬件的人会经常接触到芯片手册一类的东西,很多来自欧美国家的,官方文档都是英文为主。官方文档质量很高,排版规范,经过了很多次的核对修正,还会及时的勘误,比如TI公司的ErrataSheet会专门指出官方各种手册资料中的纰漏和错误(但国内的很多公司做的并不好)。官方资料不仅容易找到,质量高,也最权威准确。在技术性的官方手册中,除了一些专有名词外,都会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式、语法,和难以理解的词汇,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。

而非官方的汉化资料,翻译水平层次不一,不少文档排版混乱,质量参差不齐,有的甚至还有严重的错误。

科技方面用的英文软件和文档,使用的专用词汇比较多。计算机软件中,菜单里常常有Files、Edit之类的词,看多了很容易掌握;在专业领域,可能会有Resistor(电阻)、PCB(印刷电路板)等词汇,数量多且难以理解。不懂这些专业词汇,主要是专业知识的问题;而往往并非英文的原因,不认识的单词用词典查一下就行了。给不懂电路的人说“Resistor”,他完全不理解;但是即使你告诉他“电阻”,还是一样不理解。

为出国等做准备

这个不必多说,如果出国尤其是以英文为主的国家,或是留学深造,或是参加学术等活动,都是很有用的。

养成习惯

不少初学编程的人喜欢用拼音作为变量名,理由是不知道对应的英文单词。我们都知道编程语言中的关键字一般都是英文,写的很好的代码,甚至可以像英语作文一样阅读。而这样的情况下,变量名用的拼音,拼音缩写,甚至是中英混合缩写,实在是非常别扭也很难看懂。

如果能慢慢养成习惯,变量名都用英文,不知道的单词习惯性的查下字典,久而久之,你不会觉得查字典很累,反而不查字典用拼音做变量名会觉得很别扭。而且能积累不少的单词,对于四六级考试都有帮助。我本人自从上了大学就没有专门的去学过英语,也不怎么上英语课,但由于习惯性的接触英文的影视作品、文档、软件等,四六级都是一次性裸考通过。

很多人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在学英语。我想,学了这么多年英语,也不甘心就为了一个四六级考试吧。